本報訊(記者
戴麗麗)近日,由長安區檢察院公訴部門承辦的一起劉某某等18人利用拍賣活動實施詐騙案,因該案涉案金額特別巨大,被害群眾眾多,社會危害性極大,經過依法審查,向長安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公訴人指控: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間,被告人劉某某伙同他人招聘業務員被告人王某某等17人先后在河北某拍賣公司、石家莊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委托拍賣客戶收藏品或幫助北京某知名拍賣公司征集拍賣收藏品的名義,由業務員通過電話以公司統一的話術邀約有拍賣意圖的客戶至公司,由劉某某等人冒充專家對客戶的收藏品進行高額估價。期間,被告人后以收取會員費、拍賣占地費、會員升級費、制作拍賣圖冊等事由,騙取被害人200余人共計500余萬元。目前,此案正在依法審理中。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與相關拍賣中介組織之間藏品交流日益活躍起來。其中,一些不法問題逐步凸顯,嚴重侵害了國家經濟秩序和拍賣行業聲譽。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在委托拍賣時,務必要核實對方的資質,包括營業執照和拍賣經營批準證書。同時,檢察機關將針對拍賣投資領域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廣大市民也可通過公安機關舉報或者12309檢察服務熱線咨詢,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避免貪圖虛假承諾,因盲目投資掉入不法的“陷阱”。